经济观察:增长新动能提振长三角外贸机构
2020 年 8 月 17 日拍摄的航拍照片显示了中国东部上海洋山港的集装箱码头。(新华社/丁婷)
中国对外贸易枢纽长三角地区正在培育新的增长动力,推动行业发展。
随着 COVID-19 大流行仍在肆虐,全球经济已显示出经济复苏的迹象。国外市场需求的回升促进了中国外贸的增长。
今年一季度,浙江、江苏、安徽和上海市所在地、占全国出口总额30%以上的三角洲地区外贸实现两位数增长。
分析人士将强劲增长归因于国际供应链稳定、外贸结构升级、民营经济活跃、科技创新环境良好等因素。
今年一季度,中国小商品枢纽浙江省义乌共开行513列开列欧洲货列,装载货物42874个标准箱,同比增长370%以上。
“铁路运输已成为国际物流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,”中欧班列货运代理负责人林慧焕表示。
对中小型外贸企业来说,跨洲贸易航线保证了国际供应链的稳定畅通,使他们能够快速准时地将货物送到客户手中。”林补充说。
近年来,长三角地区外贸企业贸易结构不断优化。今年一季度,上海市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进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7.4%和13.2%。
同期,浙江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分别增长49.3%和60.8%。
“去年,我们开发了一种新型空气悬架减震器,已经进入欧美市场。预计海外市场将进一步扩大,”浙江一家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总经理姜木林说。
三角洲地区拥有坚实的技术基础。上海财经大学的奚君阳表示,随着劳动力和其他生产成本的逐渐增加,该地区的经济结构正在升级并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。
“因此,该地区外贸企业出口的产品往往是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品,”习近平补充说。
随着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市场为主体、国内外市场相辅相成的“双循环”发展新范式,区内外贸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国内市场。
过去,国产汽车都配备手动调节座椅。随着消费升级,国产汽车现在都配备了电动座椅。“因此,我们正在增加电动座椅的生产能力,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,”安徽省一家汽车电器公司的张伟星说。
大宗商品价格上涨、汇率波动、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对三角洲地区外贸企业构成挑战。
为应对这些挑战,地方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利好政策措施,包括简化通关手续和更多资金支持,帮助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。
浙江省商务厅厅长盛秋平说:“长三角地区正在努力开拓新兴市场,同时加大科技创新力度,提升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。”